將2024年與2025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糖尿病照護標準」(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中關於心血管疾病與風險管理(CVD and Risk Management)章節的差異與重點加以闡述。內容涵蓋整體結構、臨床證據更新、治療目標與用藥策略,同時特別指出2025年版在臨床應用、整合照護以及最新研究引用方面的加強與調整。

一、文件整體架構與論述風格的差異


2024年版的「心血管疾病與風險管理」章節已強調降壓、降脂、降糖以及生活型態介入的多面向處理,同時呼應近年來SGLT2抑制劑與GLP-1受體致效劑在心血管(CV)及腎臟(CKD)保護上的重要性。然而,2025年版的文本中,除了延續這些核心概念,更在敘事上將心血管、腎臟、代謝風險高度整合,使用「cardiorenal metabolic disease」或「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 health」等新名詞,全面強調糖尿病患者常同時面臨多重器官風險的交互作用。
2025年版的論述重點是以更整合、更強調以人為中心的策略出發,將2024年版中已證實的治療原則進一步強化並給出更新的實證支持,並加入最新發表的大型臨床試驗結果。整體而言,2025年版文中將心血管與腎臟保護策略視為糖尿病照護基石之一,不再僅是「在特定族群中考慮」,而是大多數有ASCVD、HF、CKD高風險的糖尿病患者即應列入整體考量。

二、ASCVD、心衰(HF)、慢性腎臟病(CKD)之交互關係與多重風險管理


在2024年版中雖提及ASCVD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且同時存在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等多種風險因子。也指出HF與CKD的發病率在糖尿病族群中特別高。然而,2025年版則進一步將三者的共通病理生理與臨床決策緊密結合,明確闡述ASCVD、HF與CKD常共生的「三合一」病程。
2025年版強調SGLT2抑制劑與GLP-1受體致效劑不僅對ASCVD有益,對HF(無論HFrEF或HFpEF)及CKD也有明顯的結果改善。在2024年版,這些藥物的心腎保護特性已初步納入指南,但2025年版透過引用更多新試驗(如DAPA-HF、EMPEROR-Reduced、EMPEROR-Preserved、DELIVER、FIDELIO-DKD、FIGARO-DKD等)對心衰、腎病變與心血管事件的研究結果,使建議更為強而有力,同時將此類藥物視為「標準療程」的一部分。

三、血壓控制目標的延續與個體化調整


2024年版已明確指出對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者,建議血壓降至130/80 mmHg以下。2025年版維持該目標值不變,並且再度援引SPRINT、STEP以及ACCORD BP等研究進行佐證,強調降壓策略的好處包括降低心血管事件與中風風險。然而,2025年版也納入更多對於高齡患者、多重共病患者以及存在顯著副作用風險者的個體化建議。換言之,雖然目標值不變,但對於達成該目標值所需的藥物調整與臨床判斷,2025年版更加細緻,並呼籲醫師重視治療惰性與在安全與有效性間取得平衡。

四、降脂治療與LDL-C目標


在2024年版中已提出對於有心血管高風險或已有ASCVD的糖尿病患者,應使用中高強度他汀,並在必要時加入ezetimibe或PCSK9抑制劑達成更嚴格的LDL-C控制。2025年版則更進一步明訂目標,對已有ASCVD患者建議LDL-C降至 <55 mg/dL,同時更強調如果LDL-C未達標或患者對他汀不耐受,可考慮bempedoic acid、inclisiran等新型降脂藥物。此外,2025年版參考CLEAR OUTCOMES等新試驗結果,更積極鼓勵在高風險糖尿病患者中使用這些新藥物,以期降低更多心血管事件。

五、抗血小板治療與出血風險評估


2024年版對於二級預防給予阿斯匹靈作為基礎策略已相當明確。2025年版在此原則不變的同時,更全面地評估最近大型研究(ASCEND、ARRIVE、ASPREE)結果,強調初級預防時應個案化考量:對無明顯ASCVD但屬高風險者可考慮低劑量阿斯匹靈,但必須充分告知潛在出血風險,以共享決策方式進行。對於有既存ASCVD的糖尿病患者,2025年版仍建議持續使用阿斯匹靈二級預防,同時更強調由包含心臟科、神經科等多學科團隊參與決策。

六、SGLT2抑制劑與GLP-1受體致效劑使用策略


2024年版已肯定SGLT2抑制劑(如empagliflozin、canagliflozin、dapagliflozin)與GLP-1 RAs(如liraglutide、semaglutide、dulaglutide)對心血管與腎臟結果的正向影響。2025年版不僅延續,且透過引用更多試驗,將此兩大類藥物應用範疇拓展至包括HFpEF與CKD無論有無蛋白尿,並指出其對減少心衰惡化、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率的顯著效益。此舉使得臨床醫師在選擇降糖策略時,不再僅思考降糖效益,更考慮全方位心腎保護。

此外,2025年版再次強調這些新藥物的使用不應受限於「是否需要額外降糖」或「是否已使用metformin」,而應視有ASCVD、HF或CKD風險者為優先考慮對象,這是從2024年版更明確的升級,代表ADA希望臨床醫師將其視為標準處置之一。

七、非類固醇型MRA(Finerenone)等新療法的定位提升


2024年版對finerenone的著墨有限,而2025年版引用FIDELIO-DKD與FIGARO-DKD等大型試驗結果,將finerenone明確納入慢性腎病變合併糖尿病且已用最大耐受ACEi或ARB治療基礎上的新選項,證據顯示此可減少CKD進展與心血管事件。2025年版對finerenone的推薦是上述新證據導向的突出呈現,使臨床策略更趨完整。

八、整合臨床應用與多學科合作


2025年版不僅更新了個別藥物與治療目標,更強調實務上的落地執行。例如,在糖尿病合併ASCVD、HF、CKD的患者管理中,強烈建議內分泌科、心血管科、腎臟科與初級照護醫師之間的團隊合作,並鼓勵使用流程化工具和持續追蹤(如圖表與算法)以減少臨床惰性。

九、對臨床研究與證據的快速整合


2025年版出現多項新試驗的結果應用,如EMPEROR-Preserved、DELIVER、SOLOIST-WHF、SCORED、CLEAR OUTCOMES、ORION系列研究。這些試驗顯示特定藥物在HFpEF、CKD、statin不耐受以及高風險族群中的新療效證據。2024年版並未有如此詳盡的新試驗成果融入,因此2025年版的建議在時效性與證據充分度上更具說服力。

總結來說

2025年版相較2024年版,在心血管疾病與風險管理部分主要變化與加強點包括

  1. 更強調心、腎、代謝多重併發症間的統合觀念。
  2. 降壓、降脂與抗血小板治療策略皆有更細緻且實證更新的建議。
  3. 更深入與明確地肯定SGLT2抑制劑、GLP-1 RAs、finerenone以及新型降脂藥物在糖尿病合併多重風險的核心地位。
  4. 臨床執行層面更加強調多專科團隊合作、個案化用藥策略以及克服治療惰性的重要性。

透過上述變革,2025年版提供更為實務、彈性且符合最新證據的建議,幫助臨床醫師在照護糖尿病合併心血管與腎臟病變高風險患者時更有章法和明確的方向,同時也凸顯糖尿病照護正邁向「全方位多重風險管理」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