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24 與 2025 年度「Comprehensive Medical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omorbidities」章節的差異比較說明,重點涵蓋了整體結構、推薦等級、臨床實務操作及重點新增或修訂內容,並在文末以簡易對照表呈現二者的主要差異。說明範圍以所提供之 2024 與 2025 指南原文為基礎,說明焦點集中在「第四章 醫療評估與共病症(Medical Evaluation and Comorbidities)」內的變化。
一 整體結構與語言使用
1) 大綱架構方面
2024 年版與 2025 年版的章節大體類似,仍然是聚焦在人本為中心(Person-Centered)之全面評估,但 2025 年版在標題名稱和部分小節的順序有所微幅調整,例如增加了更明確的副標題(例如骨質健康 Bone Health、更詳細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新命名 MASLD 與篩檢建議)等。2024 年版則主要維持較傳統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與 NASH 名稱。
2) 推薦語言(Language in Diabetes)
2025 年版依舊強調應使用中立、無汙名、尊重且合乎事實的言語,例如避免使用「不依從、不順從」等用詞。原則上與 2024 年版一致,但 2025 年版再度強調「使用以人為本的論述」並明確提到各種族群差異、文化敏感度與社會決定因素的影響,建議在初始與追蹤評估時就需落實。
二 推薦內容與分級差異
1) 評估流程
2025 年版在「Comprehensive Medical Evaluation」的初次與追蹤評估建議,與 2024 年版大致相同,依舊建議每 3 到 6 個月做定期追蹤。不過,2025 年版著重於多學科團隊協作(例如內分泌、營養、社工及復健等)的段落更加強調,並在建議等級上多處使用 B 或 C 的推薦等級,以保留臨床彈性。
2) 新增/修訂的特定推薦
a. 骨質健康(Bone Health)
2024 年版:在骨質疏鬆與糖尿病的相關性主要著重於建議在高危患者(例如老人、合併併發症超過 10 年以上等)安排骨質密度檢查。強調嚴格控糖並不一定能改善骨質情形,但要個別化考量用藥對骨質的影響。
2025 年版:進一步提高了骨折風險評估的重視,尤其對「長期糖尿病(type 1 或 type 2)合併頻繁低血糖、神經病變或糖尿病併發症」的患者,建議「定期 2 到 3 年使用 DXA 追蹤」的等級更明確,也增加了有關合併骨折後的二級預防、接受拮抗破骨或促進骨生成藥物時的建議。且在某些口服降糖藥物(例如 TZD、SU)對骨折風險的提醒更鮮明。
b.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與 MASLD
2024 年版:使用 NAFLD、NASH 之傳統 nomenclature,建議在有風險時採用 FIB-4、肝臟彈性超音波(Transient Elastography)等階段性篩檢。強調 T2D 人群中常見 NAFLD 需要評估發展成 NASH 的可能。
2025 年版:正式導入 MASLD(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之新名稱,並呼應多個國際組織的建議。對於篩檢流程更細化,例如 FIB-4 > 1.3 時優先再做彈性超音波或 ELF,≥65 歲人群使用較高 cut-off。
此外,更明確提到在 F2-F3 有顯著纖維化時,可考慮使用 pioglitazone 或 GLP-1 RA 作為降糖的優先藥物,並提及要對新出現的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β agonist(如 resmetirom)等藥物有進一步關注;同時在指引中強調代謝手術在 F2-F3 之候選者可列入考慮。
c. COVID-19 與糖尿病
2024 年版:於 2024 指南中仍舊保留 COVID-19 的簡略段落,但多半語氣是針對疫情仍然發生時期。
2025 年版:提到已進入「復原階段(recovery phase)」,強調需更關注 Long COVID 與新發糖尿病的可能性,並建議在臨床追蹤上要對於「COVID-19 感染後出現暫時或新診斷之糖尿病」做定期複診確認,也再次強調接種疫苗與加強針對糖尿病患者的優先性。
三 其他共病與整合性建議
1) 自體免疫性疾病
2025 年版維持在 type 1 diabetes 患者定期篩檢甲狀腺功能與 celiac disease 的建議不變,但加註可同時評估 B12、葉酸缺乏等問題,因其對貧血與神經病變有一定影響。
2) 睡眠呼吸中止症(OSA)
兩版本均提到建議對肥胖且血糖控制不良、白天嗜睡或鼾聲明顯之患者,要積極評估並給予適當介入,但 2025 年版加強了血壓管理與日常生活品質改善等臨床好處的描述。
3) 牙周疾病與口腔健康
兩版本皆呼籲定期牙周檢查,2025 年版進一步提及研究數據支持「積極牙周治療可改善糖化血色素」的證據,但整體論述與 2024 年版差異不算大。
4) 失能與殘障議題
2025 年版在評估層面增加了對「老年糖尿病合併失能/衰弱」之建議及進一步聯合復健科、社工等多專業合作的呼籲。
四 臨床實務操作要點
1) 血糖目標設定
雙方版本都強調個人化,但 2025 年版在高齡、骨折高風險、合併多重共病的人群中,更強調避免嚴格控糖以免增加低血糖與跌倒風險。
2) 降糖藥物選擇
2025 年版對於同時合併骨質、NAFLD、心腎保護等因素的論述更加細緻;同時強調「同時合併中重度骨質疏鬆不建議使用 TZD 或 SU」。在 NAFLD 更可能受益者則傾向以 pioglitazone、GLP-1 RA 或雙重 GIP/GLP-1 RA 作為可選擇。
3) 推動團隊合作
2025 年版持續強調「多學科整合」包含糖尿病教育專家、營養師、復健等單位。一些局部小節新增 C 級建議來強調整合性照護模式。
五 結語
綜合觀之,2025 年版主要在延續 2024 年整體框架之下,針對骨質健康、脂肪肝新命名及篩檢流程、COVID-19 後續追蹤、合併多重共病情況下的團隊協作等做了更細膩或更明確的更新。臨床上建議依據患者實際情況,並搭配多科會診與多元照護。
下面以簡表方式歸納二者差異:
項目 | 2024 年版 | 2025 年版 |
---|---|---|
骨質健康 | 建議篩檢對象與時程較原則性 | 更詳細強調長期糖尿病高風險者每 2~3 年 DXA,新增骨折風險因素、二級預防與降骨折用藥建議 |
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NASH/MASLD) | 使用 NAFLD、NASH 傳統稱呼,篩檢流程以 FIB-4 後可再行彈性超音波等,較簡化 | 導入 MASLD 新名稱與定義,加強 FIB-4 cut-off 應用,強調 ≥65 歲者需更高門檻,並對 F2-F3 纖維化建議 pioglitazone 或 GLP-1 RA 作為優先 |
COVID-19 專區 | 注重疫情期間之血糖調控與防護,僅簡要提及新診斷糖尿病可能 | 進入復原期的建議,關注 Long COVID,強調新發糖尿病需追蹤,並再次強調打疫苗及定期復診 |
骨折預防 | 檢測骨質密度,避免嚴重低血糖 | 更明確提及 ≥50 歲或合併併發症者應定期做 DXA 檢測,並將個人病程、低血糖風險納入考量 |
降糖藥物選擇 | 強調心血管、腎臟保護概念,NAFLD 常提及 metformin、pioglitazone 或 GLP-1 RA | 更著重骨質安全性與 NAFLD 合併使用建議,針對 F2-F3 纖維化建議 GLP-1 RA 或雙重 GIP/GLP-1 RA 及 pioglitazone 等結合 |
多學科團隊合作 | 建議糖尿病教育、營養師等介入協助健康管理 | 延伸強調骨質、口腔、復健、心理等全方位團隊評估與支援 |
以上為 ADA 2024 與 2025 年度「Comprehensive Medical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omorbidities」綱要之差異重點與簡易對照表,供臨床或教學工作者參考。臨床實務中,宜結合病患個人狀況及當地資源條件,綜合考量指南之更新重點,進行個別化與團隊化之糖尿病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