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兩版 (2024 與 2025) 指南的主要差異點與新增重點,最後再以詳細比較表格式呈現,便於對照參考。

一. 差異與重點解析

(1) 推出版次與結構範圍

2024 年版本出自 Diabetes Care 2024 (第 47 冊增刊第 1 號),內容聚焦在改善照護與促進健康的方法論,含括社會決定因子 (SDOH)、慢性照護模式 (CCM) 核心要素、團隊合作模式及遠距醫療等。2025 年版本則為 Diabetes Care 2025 (第 48 冊增刊第 1 號),整體篇幅更廣,細節更為完備,特別加強了與 SDOH、品質改善 (Quality Improvement) 文化、健保給付模式變革及成本面考量的敘述。

(2) 建議條目與分級差異

2024 年版在「促進族群健康及改善照護」章節,較著重宏觀原則,例如及早使用科學證據、考量個人化需求、運用慢性照護模式 (CCM) 等。建議條目約四項。2025 年版則將建議細分更多子條文 (如 1.6、1.7、1.8、1.9 等) 強化在社會決定因子的評估與實踐層面,並同時提出需要落實多專業協作、納入社區健康工作者等,更聚焦於臨床可操作面。

(3) 關於 SDOH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2024 年版中已強調社會、經濟與生活環境對糖尿病影響的重要性,但多為原則性論述。2025 年版一方面進一步強調種族、社經地位、住屋不安全 (housing insecurity)、糧食不足 (food insecurity) 對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心理層面與臨床結局的衝擊,同時明確指出照護團隊應在臨床互動時主動篩檢 (以系統化工具) 並建立可轉介機制; 也在支付制度、政策上鼓勵擴大對社會弱勢族群的支持。

(4) 成本考量與用藥可負擔度

2024 年版提及了成本對用藥依從性的影響,例如高自付額導致的藥物使用不足 (特別是胰島素)。2025 年版除延續此議題,更引用最新統計數據 (如估計 2022 年美國糖尿病總花費高達 4130 億美元) 與研究證據,並提到越來越多州或保險機制在胰島素或重要降糖藥物設置價格上限 (copay cap)、使用不同支付模式 (如 value-based insurance design) 來鼓勵落實照護

此外也更強調應主動篩檢民眾因經濟壓力所導致的減藥或不依從問題

(5) 團隊合作與遠距醫療

2024 年版聚焦於強調慢性照護模式 (CCM) 的六大核心要素,並鼓勵跨專業團隊 (醫師、護理師、營養師、教育師等) 合作,利用電子病歷或數據庫管理糖尿病族群,支持自我管理; 對遠距醫療的描述主要落在電視會診 (video conferencing) 及簡易通訊工具之有效性。

2025 年版則更細分遠距醫療的模式 (同步視訊、非同步資訊傳遞、遠距監測等),也納入居家檢測數據的回傳與解讀方式,以因應偏遠或交通不便地區病患的龐大需求,並更著重遠距模式下的胰島素調整及併發症篩檢

(6) 資訊系統與品質改善

2024 年版對品質指標 (如 A1C、血壓、血脂) 及 EHR (電子病歷) 的使用有概略規範,強調利用登錄系統、臨床決策支援來優化糖尿病管理

2025 年版則進一步指出,照護系統應該「養成品質改善文化」,包括持續收集各種臨床與成本數據以進行基準分析 (benchmarking) 及循環式改善,並鼓勵定期回饋到臨床與決策層

也強調透過支付與政策面 (如 Accountable Care Organizations, ACOs 或其他風險分擔模式) 來推動這類品質改善

(7) 特殊族群議題拓展

2024 年版已有提及兒童、青少年、孕期、長期照護機構等不同情境下的糖尿病管理。2025 年版將這些族群細分到更精確的臨床操作層面,呼籲在每個情境都要考量到社會/經濟/心理之因素。同時,新版本更闡述移民、難民、農業季節工、游民 (無家可歸) 等弱勢人群如何因居住環境不穩定、語言障礙、收入不穩定而難以接受持續照護,鼓勵在系統層面設計解方。

(8) 條文細節與參考文獻

2025 年版多引用了 2021-2023 年間更新的研究數據與文獻,也新增了關於成本、弱勢族群、社區資源串接、創新支付模式 (APMs, value-based models) 等主題的參考文獻; 同時增加了對 telehealth 介入成效的研究整合。2024 年版參考文獻則相對較舊,也較少對各種替代支付模型 (APMs) 做深度探討。

二. 詳細比較表格

以下以易於對照的方式彙整兩版本的主要區別 (以「比較面向」為分類),僅呈現最核心的差異重點。若有細節不足之處,建議搭配完整指南原文。

比較面向2024 年指引2025 年指引
核心精神• 強調以慢性照護模式及跨專業團隊來強化糖尿病管理• 加強社會決定因子評估與政策面變革;新條目更明確闡述社區與成本課題
建議條文結構• 以 1-4 條為主,涵蓋 SDOH、CCM、自我管理支持等• 分細為 1.1~1.9,多處著墨 SDOH、團隊組成、財務壓力篩檢等,並新增 QI 文化倡導
對 SDOH 的描述• 提及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結果的連動,多為原則性說明• 更強調評估、篩檢與轉介機制;關注種族、收入、居住環境等對糖尿病結果的衝擊
成本與藥物可負擔• 說明成本障礙、建議簡化行政負擔• 引用最新數據 2022 年達 4130 億美元醫療支出;鼓勵各州或保險機制設置藥物費用上限;強調主動篩檢患者是否因財務困難減藥
遠距醫療• 說明 telehealth 之基本應用• 深化對同步/非同步/遠距監測;建議針對偏遠地區加強遠距服務可及性與關注心理層面
品質改善 (QI)• 提到用 EHR、登錄系統來追蹤重要指標• 要求系統層級導入「品質改善文化」、持續性基準分析及支付模式 (APM) 配套推動
弱勢與特殊族群• 提及兒童、孕期、老年人• 細化更廣泛的特殊族群如農業季節工、游民、移民,建議發展非傳統照護模式協助

綜上可見,2025 年版在 2024 年版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了社會決定因子、弱勢族群的實務介入策略,並加強了品質改善、保險支付革新及成本可負擔度等議題的深度。對臨床執行面來說,新版指引更具操作性,包括篩檢工具推薦、團隊結構分工、科技應用模式等,更能協助醫療組織以系統化方式優化糖尿病照護。建議讀者若需進一步瞭解細節與研究依據,可同步參閱兩年度原文檔案與其更新之參考文獻。